语言学家预计,用不了多久,就没有人“正经”说英语了,英语对话会变得更轻松、有趣、简短,而且带有浓浓的科技感。
虽然只有6000多万人口,英国不同地区的口音却多达56种。
最标准的发音被称为“BBC英语”,“贵族”一点的说法就是“女王英语”。
调查机构Yougov曾评选出英国人自己认为的“最难听的英国口音”,伯明翰口音(Brummie)不幸居榜首,利物浦口音(Scouse)、曼彻斯特口音(Mancunian)、伦敦东区腔(Cockney)和格拉斯哥口音(Glaswegian)也纷纷上榜。
不同年龄段的英国人对口音的偏爱也不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普遍觉得英格兰西部的口音很好听,而24岁以下的年轻人则喜欢北爱尔兰口音(rly?!)
自从19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模仿君主讲话的口音,希望通过“上流”的说话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电影《窈窕淑女》中,一名上校和一名教授打赌是否能将奥黛丽·赫本扮演的茶花女培养成气质高雅的上流名媛,而教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矫正茶花女的口音。
不仅是每个单词的发音,就连语音语调都颇有讲究。
虽然伦敦“土著”口音不受待见,但随着切尔西(Chelsea)地区富豪逐渐云集,那里的口音也受追捧,电视真人秀《Made in Chelsea》播出后,富二代们的口音也成为英国青少年争相模仿的教本。
女王90岁生日的时候,凯特王妃接受采访,媒体发现她的口音突然变成传统的“皇室”口音,甚至比威廉王子说得还标准。
在凯特婚前,她还曾雇过里士满公爵的侄子Anthony Gordon Lennox教她“皇室”发音,Anthony还培训过凯特的弟弟James,如何用上流的发音方式在皇室婚礼上发言。
另外一位改变自己口音的例子更为有趣,英国前财相乔治·奥斯本非但不想变得更Posh,反而在走访Morrison超市的时候,故意用更接地气的口音讲话,从而淡化自己从小在私校受教育的背景,跟普罗大众拉近关系。
这类模仿伦敦土话的口音被称为“Mockney”,“mock”(模仿)+“Cockney”。
为此,他还专门去语音矫正机构上了课。
这个每小时收费100镑的机构Valerie Savage过去曾帮助过许多政客改变说话的语调。
而等到奥斯本开始参加议员竞选的时候,他那纯正的“女王英语”又回来了。
语音训练师Caroline Goyder说到,这是因为选民们更关注的是你说话的语调,而不是内容。
在对比了女王64年任期内的圣诞演讲,人们更是发现,她的口音也越来越接近普通人了。
演讲中最经常出现的一个词“family”,她的发音从1957年的“femileh”变为2015年的“famelee”。
不过,也有的公众人物勇敢做自己,口音重都不是事儿,你去听听贝克汉姆和阿黛尔那销魂的口音就明白我们什么意思了。
英国一项民调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说“女王英语”,当被问到各种口音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时,“女王英语”给人聪明、友好的的感觉,利物浦口音听上去“有点笨、不可信”,而德文郡(Devon)的口音让人听上去最舒服。
25%的受访者说自己曾因为口音被歧视过;每七个人里就有一个觉得,口音成为他们职场发展的障碍;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讲一口标准英语,不仅面试官更喜欢你,就连餐馆服务生的态度也友善很多。
因为英国的种族多元化,亚洲、西非、阿拉伯、加勒比海地区的口音将会和标准英语融合成为一种新发音,在伦敦地区尤其明显。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多种族伦敦英语”(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
研究MLE的学者认为,“th”这个音将会慢慢消失,“this”和“that”会变成“dis”和“dat”,“think”会变成“fink”。
因为这个咬舌音外国人实在是不会念啊。。。我想起来小学大家都念“lis”、“lat”。
约克郡的人更是省事,“thanks”直接变成“ta”,而这种用法从维京时代就有了。
看似只有在莎士比亚剧作中出现的词“thou”、“thee”,“thy”仍然被现代约克郡人使用着。
随着嘴的功能逐渐被电脑和手机代替,特长特复杂的词也可能会被淘汰,大家都懒到能简写就简写,能少说一个字就少说一个字。
“your”已经被“ur”替代了,“you are”可以简写成“ur”;英国人跟你说QQ时,你以为是在要企鹅号吗?他是在说“quick question”。
下面就让我教你一系列“和外国人聊天懒人必备词汇”吧:
AFAIK As far as I know
BRB Be right back
BTDT Been there, done that
BTW By the way
EOM End of message
FAQ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YA For Your Action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GR8 Great
HTH Hope this helps
IMO In my opinion
IOW In other words
L8R Later
LOL Laughing out loud
M8 Mate
MYOB Mind your own business
NBD No big deal
NRN No Reply Necessary
OTOH On the otherhand
pls Please
rly Really
ROFL Rolling onthe floor laughing
RSVP Reply Requested please(原意是法语Répondez s'il vous plaît)
soz Sorry
TBH To be honest
TTYL Talk to you later
W/E Whatever
WFH Working from Home
X Kiss
文字甚至都会被表情替代,像是去年《牛津英语大辞典》把“笑中带泪”的表情写进了字典。
英语也不如刚起源时那么“纯正”了,不少“舶来语”已经融入并成为盎格鲁-撒克逊语言的一部分。
大英图书馆追溯了许多常用英文单词的来源。
先来说说吃的吧,披萨pizza和浓缩咖啡espresso是意大利语,法棍面包baguette和牛角包croissant是法语,这种入门级别的邦主就不说了,但你知道沙嗲satay来自马来西亚语吗?百吉饼bagel这个词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而是犹太人。
狗仔记者paparazzi是意大利语,乐高lego是丹麦语,溜溜球yo-yo是菲律宾语,卡拉OKkaraoke和随身听walkman来自日语,而比基尼bikini更是小众,来自西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
未来50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对话也会逐渐赶超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手机上的Siri,还有家电和汽车的智能语音系统,都会促使人们使用更标准化的英语口音,由口音带来的身份特殊性也会逐渐消失。
Amazon最近刚在英国开售语音控制系统Echo speaker,它有很多酷炫的功能,可以控制空调、灯光、点外卖、播放歌曲、叫车、找手机……
但在开卖前,很多人都担心虚拟助理Alexa会讲一口美国英语,得知英国版的“她”说标准的“女王英语”后,大家心中的大石头才落下。
BBC还提前测试了一下Alexa,问她:“colour怎么拼?”听完“c-o-l-o-u-r”才心满意足。
说了这么多,我们想说的是,无论“女王口音”还是“草根口音”,其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未来说不定还有“机器口语”和“星际口音”。